日前,在新安经开区,走进杭萧钢构(洛阳)有限公司钢构智能制造项目现场,各种型号的钢板在流水线设备的加工下不断变换着形状,终极在成品车间贴上独一无二的二维码,发往西安东站等工程现场。

万丈高楼“工厂起”!洛阳杭萧钢构抢抓装配式建筑风口!_钢构_建筑 选产品

“这里是行业最前辈的装置式建筑钢构造生产线。
立足洛阳市、做事中西部,我们有底气更有实力。
”企业总经理单宾全面是自傲。

杭萧钢构,中国建筑钢构造头部企业之一,曾打造中国钢构造第一楼、全国最大钢构造住宅群等一系列“中国第一”。
如今,企业“落子”新安县,培植面前以“智”字开头的项目,背后蕴藏着以前辈工艺抢抓风口机遇的寻思。

据理解,相对付传统混凝土建筑,钢构造建筑由于钢构造件在工厂预制造,具有“轻、快、好、省”,以及低碳、绿色等上风,在“双碳”背景下发展前景看好,也被视为建筑业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技能。

该项目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318亩,紧张培植生产车间、研发中央、办公楼及配套举动步伐等,引入钢构造产品和绿色建材产品智能化生产线16条,打造生产厂房、高层、公建、桥梁等钢构造件的“未来工厂”,驰骋装置式建筑新赛道。

在钢板切割产线上,枪头摆荡、火光闪烁,钢板犹如纸张般被激光轻松“剪切”。
另一边,切割好后的钢板从组焊矫一体机一端“喂入”,经由自动化组立、焊接、纠正等自动化工序,在120米开外的另一端接连“吐出”。

“相较传统火焰切割,我们的激光切割工艺效率高、污染少、精度高、质量好。
通过运用智能扮装备生产,人工减少约50%,效率却提升了6倍!
”单宾周话语从容。

近年来,企业与北大信息技能高档研究院互助设立绿色建筑工业互联网联合实验室,并将最新研发的智能化、绿色化工艺运用在该项目当中。
眼下,项目装置式建筑钢构生产工艺达到海内前辈水平,成为企业弄潮风口家当、掘金中西部市场的“桥头堡”。

该项目一期自去年6月投产以来,已经实现约8000万元产值。
二期今年投产后,将推动总产能翻番。
项目全部建成后,估量可年产各种钢构件40万吨,实现产值30亿元,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绿色钢构造装置式建筑构件智能化生产基地,为洛阳抢抓风口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一臂之力。

洛报融媒 张锐鑫 通讯员 高月 江娟娟 文/图